Board logo

标题: 网络经济漫谈 [打印本页]

作者: jack9    时间: 3-3-2009 00:29     标题: 网络经济漫谈

网络经济漫谈
--大宗师

80年代末在航天部的时候,PC才刚露面,DOS是从一块大软盘上启动的,硬盘小得可怜或者根本就没有硬盘。那时候写程序,算法要求很高,因为resources非常有限,而现在PC机的配置,内存、硬盘这么大、这么便宜,根本就没人care算法,不管是不是垃圾,全都往里装。那时才刚刚听到有Internet和Email这两个词,好像所里只有一个人有access,所里人联系出国,偶尔求她,让她帮忙发个Email。过两年到了国外,那时学校里,全用Unix机,Sun Microsystems是大爷,现在还有多少人用Unix呢?Sun Microsystems又在哪儿呢?高科技年代,高科技企业只有十年左右好光景,一不留神,就消失了!当时看到组里的同学们在Unix机上X Window界面里玩online的Star Trek的游戏,参加者主要是世界各地学校里的fans,这大概是当时除Email外,Internet仅有的几个applications。不久Netscape出现了,人们可以在网上漫游浏览,相应随之而起的就是HTML等的规范化,国家机构、企业、学校纷纷开始建筑网站。这时网上的计算机还是以较为昂贵的Unix机为主,上网的人群十分有限,没有市场,那时网络经济连个影子还没有呢。

对于网络经济的建立和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IT界的一系列爆炸性、跳跃性的发展。1993年Intel首次生产出x86 Pentium CPU,并且很快其运算速度便突破了100MHz,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届时内存、CPU、硬盘的价格大大降低而性能、速度、容量却飞速发展;由IBM开始的Open Architecture的策略,使任何厂商甚至是个人,采用不同厂商的计算机配件组装成一部完整的兼容PC机成为了可能,一夜之间,世界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PC机生产商,其竞争极大的降低了PC机的价格,促进了PC机走向每家每户。95年Microsoft基于Intelx86 Pentium CPU推出Windows 95,其强大的功能使每个人特别是每个企业都看到了PC机和Windows操作系统联手所展现的无穷的功能、商业、价格潜力,爆炸性的带动了PC机的销售,这不仅推动了PC机进入每家每户,而且推动了PC机进入企业、学校、政府机构,高性能的、廉价的、武装着高功能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的大规模普及标志着网络经济春天的到来,而对于相对昂贵的Unix机、苹果机,则意味着末日的来临。那时兼容PC机的配置远不能和今日相比,价格都在$1,400上下,商家稍微降点价,消费者半夜三更就开始排上队了,那才叫热情高呢。

PC机的普及和巨大网络人群的出现,使得人人都去建网站,每个商家都去建网站,网络成为了一个大市场,网络经济就自然出现了。网络经济从一开始直到至今一贯的急先锋和受益者就是黄色网站,因为他们一直都是收费的,制作又无需多大成本,而总又有一大群顾客愿意付费来浏览他们网站的内容。而其他网站如果想让大量的顾客掏腰包来浏览其内容,就有点难度了,因为互联网从开始就是政府花钱操办的,网民除了付ISP月费,上网一向是不花钱的,一直是有些共产主义网络社区的意思,让他们一下改成花钱浏览是不太现实的。互联网原本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科研项目,国家投巨资建成主干,然后又投资与国家机构、学校联网,免费使用,原意是为科研教育所用。但后来随着PC机的普及和巨大网络群体的出现,使得互联网的发展远远的超出了它本来建立的目的,而成为了网络经济的物质基础。当然还是有些网站成功的让顾客掏腰包来浏览其内容,那就是网上直销的商家,Amazon、Dell、Ebay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网上直销的商家之所以成功,就是他们所推销的是一个相当可靠的不太复杂的结果,顾客没什么好挑的,结果都一样,只在乎配置和价格,但使用了他们的网上服务可以省钱或方便。

但当商家企图将许多传统的商业营销模式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复制时,却并不成功。比如美国有一个很多大公司都投资的虚拟社会网,每个加入者都有个虚拟的身份,在其中一个社区虚拟的生活,可以外出到社区虚拟的商店购物,可以打扮虚拟的自己,可以和其他虚拟社区公民互动,社区里有警察、有法律、有制度,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团体、设施,完全和现实社会一样。网站开始时极为轰动,但现在却远没有达到当年预期的效果,根本没赚什么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大部分活动不是为了结果,而是为了过程,是为了一种感受,是一种experience,这才是人的生活,才是生命的意义。这种感受或experience是和body chemistry相联系的,而body chemistry是人类经千万年演化而形成的,让人们在短短的几天通过在这个网站用鼠标点击来重新培养建立起新的body chemistry,是不太可能的。当年电子图书出现时,大家都很兴奋,以为很快电子图书就会代替传统图书,很多人都投资电子图书,但几年过去了,市场并不如人们设想的那样,人们还是喜欢用手捧着一本铅字印在纸上装订成册的传统图书去静静的阅读,因为“读书”是一种感受,是一种experience,这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在计算机上用鼠标点击“翻阅”电子图书没法产生这种感受,这种experience。或许当Matrix里描写的一些东西成为现实,比如人的神经直接与网络相联,人的意识加入网络,使人在网络中直接获得经历、感受、experience时,人们就可以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复制原来现实生活的一切,甚至更多。

如果不能一下子想出让顾客花钱浏览的方法,那么如果网站能形成巨大、持续的访问量,培养出巨大的忠实的网民群体,从而吸引商家愿意付费在其网站上做广告,也不失为网络经济赚钱的方法。如果能够进一步以此作为基础,能让投资者看到其巨大市场、商业潜力,那么还可以更上一层楼,包装上市圈钱,google、yahoo、facebook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Google凭着其上市后得到的巨额投资,不断的进行着大规模的开发,现在已经发展到汽车、手机都要使用它的网上地图服务了,那它真正能够赚钱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人们当年对它未来的投资现在终于看到回报了。上世纪90年代末是IT业的巅峰时代,人们被疯狂追捧的IT业搞得晕头转向,真的以为IT相关产业将取代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若不与相关IT产业相衔接进行转型,则将不复存在,于是许多一文不值的网站、网络公司、IT公司被大公司高价收购,公司并购后股价飙升,其IT人员一夜暴富。股价上百了,人们还在狂呼买进、买进,终于泡沫被挤破了,911成为压垮IT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多少家公司一夜之间消失了,多少家公司从此一蹶不振。AOL与Time Warner的合并当时是IT业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但IT泡沫破裂以后,AOL的地位在AOL Time Warner联合体中就迅速下降;北电在巅峰时期,股价过百,规模浩大,呼风唤雨,但现在面临破产的命运;我96曾去了没几天的一家十几个人的IT小公司,在IT泡沫破裂前夜被美国一家相当大的电讯公司收购,这小公司的头居然被这家电讯公司请去做CTO,每人都有股权,收购后电讯公司股价飙升,每个员工都发了笔财,但911后,股价狂跌,没多久这家电讯公司便破了产,这个IT小公司自然也就灰飞烟灭了。这都是我走后发生的事,我在那没呆几天就去美国西北银行做项目,99年认识了一帮有来历的人,就去深圳混去了,本来也联络好了准备赶潮流拉股东投资并购另一家公司进行包装到香港上市,但911几声巨响,NASDAQ崩盘,股东们齐缩手,“大手笔”就这么泡汤了。那段时间,我和太太天天傍晚坐在蛇口海边的露天啤酒铺子里,遥望着对面的香港,一扎扎的喝啤酒,谈着该怎么办,一谈就谈到半夜,最后终于决定打道回府。

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谁赚了钱呢?网络设备商如CISCO赚了钱,没有网络设备,就没有网络;ISP如AOL赚了钱,不付ISP钱网民就上不了网;PC配件制造商如Intel、PC制造商如Dell赚了钱,没有PC机,怎么上网?操作系统、软件制造商如Microsoft赚了钱,没有操作系统、软件,怎么上网?网上直销商如Amazon赚了钱;拥有大量访问量、大量忠实的网民群体的网站通过做商家的广告赚了钱,比如facebook;上了市,并能使股价不断攀升的从股市赚了钱,比如google;还有谁赚了钱呢?黄色网站,一大帮子fans花钱也要去浏览。其他的则没赚到钱,网络经济之所以比较特别是由于每人都可以廉价、轻松掌握的IT高科技使之变化太快,使竞争太容易、太剧烈,一个模式刚刚出来有些成功,就被千百万人一夜之间轻松模仿,人人都能迅速掌握,访问量来得快去的也快,市场很快被稀释、被瓦解,千百万人去尝试,最后只能有少数几个运气好的佼佼者,而这几个少数的佼佼者的成功需要巨大的投资。在此全球经济危机的时代,巨大的投资就愈发困难了,在这个时代网络经济怎么继续发展,还真是个大难题。




欢迎光临 建锋网络论坛 (http://forum.kensoft.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