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数学家的彷徨:国家为何不重视科学

数学家的彷徨:国家为何不重视科学
数学家白根弟:“国家中长期科学规划”实质是反科学
作为一个生命,他卑微地、倔强地、孤独地活着,作为一个数学家,他应该伟大地、有尊严地、骄傲狂妄地活着。这个世界不仅需要一个生命,更需要让人类更光明的数学家。

——题记


       数学家——白根弟,与数学家华罗庚颇有渊源,且有一个关于根号2背后的秘密。
2011年8月大运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位人士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向公众散发科普传单,上面写着有关数学危机引起的科学危机,导致人类面临重重危机的论述,算是科学最前沿的内容。他就是数学家白根弟。然而,没有得到多少回复,甚至“有不少校长表现得很不得体,好象他们大学与科学无关一样,却对政治有无限的兴趣”。这挫折使得白根弟倍感失望,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自信,他表现得更像是一个天才,还是那样的超脱!
白根弟自信说,他很小就开始记忆,三岁就去放牛,很早就表现出在数学上的天赋,但没有遇到过什么名师指导。因为用“科学的发展与生物的发展是统一的”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导师只给78分,使他没拿到学士学位。但丝毫不影响他写出成箱成箱的数学理论——四千多页《规则论》的稿纸,且在80年代中寄到中科院,尽管被退稿(大部分遗失)……
白根弟在回顾数学探索之旅时动情地说,儿时为了成为“聪明人”,以“浪费一秒钟,人就笨一秒钟”告诫自己,有计划地训练记忆力和思考速度。除看字词典、写数字外,还找到了一个没人能正确回答的问题:“所有数加起来等于几”。最幸运的是终于发现了“根号2问题”……
      上中学时,他就开始思索阻碍科学发展的原因:要么是科学理论或工具有毛病,要么是科学研究的人员有问题。很快,他又幸运地发现了“对角线证法反例”、“无限局限性”等一系列问题。初三第二学期开学时,因为生活困难家里决定不送他上高中学习,就把一些他自认为有意义的问题写出来,寄给中国科学院,并希望得到国家科学机构的帮助。由于得不到回音,只好流泪上师范。当时家庭贫困,又经常进行高强度的“遍历式对比突破”思考,加上饥饿,他多次昏在课桌上,14岁就得了使人痛不欲生的胃病。寒假回家,才收到华罗庚的私人回信。信中肯定了他的成就:“根号2问题”等发现是“伟大的发现”,它揭示了人类期待已久的“第四次数学危机”,竟然有个巧妙的“第二次根号2危机”;在科学高度依赖数学的特殊历史时期,必将引发全面的“科学危机”。解释迟回信的原因是“事关重大,要时间理解确定”;特别嘱咐,在解决这次危机之前,不要发表相关结果,以免引起麻烦;安慰他不要考虑前途问题,组织上将向全国学者证明他的巨大贡献,保证在1988年让他成为学部委员。在前辈的鼓励和承诺下,他克服了饥寒交迫的恶劣生存环境和病痛折磨等困难,专心科学探索。
然而事与愿违,天有不测风云,华罗庚在1985年不幸逝世,而研究成果却一度被一些机构非善意关注,数学稿纸两次离奇地大量丢失,多次被盗。
几经劫难,长期生活在困苦中,白根弟身体也由能拿长跑冠军的状态中垮了下来。现在他每天备受肩周炎的折磨,一敲键盘就会疼痛难忍,殊不知,他还是在中国最早用C语言和机器码写程序的工程师,还有互联网安全方面的专利。
对于自已的周身病痛,白根弟笑言是,由于家里比较贫困年轻时身体使用过度了,水性特好的他曾多次跳入深水中救过落水者。
      毫无疑问,白根弟的身体和人生际遇正像他的数学理论稿纸命运一样的充满了曲折。正如他自嘲:“我的生活一直很清苦,但我遨游在科学天地时,一直很快乐。虽然我不断受到莫名其妙的迫害,我一直也不在意,只总结出一个规律:无知、无能、凶残三位一体。”至今他不知如何“惹祸上身”,但他坚信“因果论”,他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盗取人类光明之火,但却遭到惩罚。他说,“他们对我的身体折磨是小事,但从长远看是在折磨人类”。

对于老一辈科学攀登者,他动情地说,钱学森驾驶航空母舰为国家,并最终把航空母舰靠了岸;我划着独木舟为国家,还在茫茫的大洋。
尽管如此,白根弟仍把自已看作是数学领域里苦苦的探索者,他不仅希望找回丢失的稿纸,更希望培养一批在世界上领导学科的人才,培养一批科学界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科学发现方面,白根弟坦言:“老一辈先驱为了国家不得不放弃了许多,所以只有一些很小的发现。也用一个不很准确的比喻:我发现了一片原始森林,他们在某棵前人发现的树干上发现了新的树枝。”
如果硬要拉上关系,白根弟自信地说,我应该培养一百个“卡门”(钱学森的导师),让他们去培养成千上万的能驾驶航空母舰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正是这样一位低调的超脱的自信者,具备了所有天才的特征,往往被误认为是狂妄者。不同的是他是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的混合体。古代有“道以医显,从医入道”的说法,而白根弟在证明现代社会中“数学是科学之母”的说法。
      面对这位清瘦的健谈数学家,很难与其社会地位联系起来,但他从数学到能源,到医学,到天文等都能轻松地放谈,表达自已的真知灼见。似乎他的《规则论》打开另一扇这个社会从未所知的科学的窗子,而他拥有打开光明的钥匙。在他的言语里装下的是人类的未来和改变世界的想法,而不是当下社会的浮躁与平庸无能。与此同时,他也在感叹:“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要么被争夺,要么经不起无知的认定被当时的社会所抛弃、埋没,甚至血淋淋。现代人痛骂那些时代愚昧。其实,在巧取豪夺的‘现代文明’面前,我早已黔驴技穷。在最后的苟延残喘之际,只好凭着警察、执法队员和保安都有权力糟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这一根稻草,希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好人,让一生的心血尽快造福人类,传承科学思想,发扬科学精神。”
尽管很多观点和数学名词,外人很难明白,但他坚信,历史上所有科学体系,当它是最新的时候,都很少人能理解;如果总是很少人能理解的理论,它可能就是错的,因为科学有个原则,叫做“简单性原则”。“我从来都不想别人来适应我,更不要说想让社会来适应我。我曾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适应社会,最终提高人类的能力,也许这也算要社会来适应我吧。”
      他很认真地说:“我的探索远没达到华夏大地上先祖们的广度和深度。”“《规则论》没有超越我国古代以《易经》为首的科学思想。”但是,他又说:“唯一性原理圆满地解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以局部分析思维方式建立的现代西方科学体系,追求精确,很难达到《规则论》追求精深的广度和深度。当然,受局部分析科学思想影响的人,也很难洞查《规则论》的精妙之处。”当他解释既是数学定理,又是客观定律,还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地的“无限的限制”时,使我们对所有自然奥秘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正感触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很难想象,作为一个数学定理的唯一性原理,会有这么精深的思想,终结了一个矛盾无法解决的时代,开创了新的科学时代。更难想象,早已“知识爆炸”的西方科学,显得高不可攀,竟然不如我国的传统科学思想,被一条传统数学定理所超越……
      对于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他说是“人类永久传承的问题”,这有点让人感到意外。“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没有它就什么意义也没有了”。他说:“能源,是威胁人类的头号敌人,如果不解决能源危机,人类传承将会有很多变数。被抢的《规则论》中,有详细的层次能数学描述和刻画。从结构论和态论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数学论述,还得出了‘结构-态’的统一表达式。如果在这基础上进行技术研究,最快10年左右就可实现民用‘核电池’;如果要重新研究,我应该可以培养出能解决相关问题的研究者。如果我的研究工作不被重视,也没培养出接班人,很可能会因为能源问题而再次发生灭种灭族的人类悲剧。所以,很心急,《规则论》是解决人类危机的理论,如果没人支持,我也无能为力。”
这也可能是白根弟最放心不下的东西。他说:“《根号2背后的危机》是我健康突然恶化,想留下一点有用的提示给人类,而口述由我妻子打字完成的科普宣传单。至于坚持向社会发布《根号2背后的危机》,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根号2背后的危机》的内容是揭示新的数学危机及新数学危机引起的全面科学危机,并说明科学危机也就是人类面临的危机。”
尽管他却像隐士一样居住在深圳梅林的一个旧小区里,但却洞悉数学界的一切……
作为一个生命,他卑微地、倔强地、孤独地活着,作为一个数学家,他应该伟大地、有尊严地、狂妄地活着。这个世界不仅需要一个生命,更需要让人类更光明的数学家。
我们对他的了解,也就从根号2开始。
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霍金错了:“时间隧道”违背了“因果律”

问:听说你在大运期间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向公众散发一些科普传单,为什么这样做?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答:我没能参加论坛,与组织者交涉没有结果,组织者根本不关心科学。我只是给少数几个校长散发科普传单,也就几十个人而已。散发过程中,有不少校长表现得很不得体,好象他们大学与科学无关一样,却对政治有无限的兴趣。
我原来是想,大学校长,为人师表,应该多数会关心真正的科学探索,甚至全心关注科学。我散发的科普传单,实际上是说明数学危机引起的科学危机,导致人类面临重重危机,其实是科学最前沿的内容,一般人根本无法全部理解。作为校长,应该首先是学者,虽然很难全部理解科普的内容,但科普的内容遍及许多领域,至少能看明白他本专业的内容。只要他看懂其中一个领域的内容,就会明白我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说到底,我其实是想找到能真正关心和理解人类科学的人来帮助我。

问:据说你跟华罗庚有一段交往,能说说吗?你继承了什么?如何评价他?
答:我没见过华罗庚本人,很难算有过一段交往。我没专门写过信给他,只是他给过我信而已,《为科学奋斗》中有相关内容。因为他在信中说愿意帮我解答问题,所以我也称他为老师,实际上他没真正解答过我不明白的问题,所以也谈不上继承问题。
华老和其它与他同时代的长辈一样,他们的伟大不在于有哪些重大的科学发现,而在于宽广的胸怀,和为祖国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国家的现状那是不可想象的。我说明确点,正是他们放弃科学探索,全身心投入祖国的建设,国家才少了很多难,而他们自己却没什么重大科学发现,这是那个时代所必须的。

问:数学在中国越来越不是“显学”了,与此同时,数学家也越来越神秘了,能谈谈你对数学的看法吗?
答: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数学是科学之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至于数学在中国不是“显学”了,数学家也越来越神秘,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其实,这几十年来,中国的数学成果寥寥无几,那么多人在做什么呢?其实都在做“课题”,只不过是要做能赚钱的“课题”而已。只有应用数学才赚钱,数学前沿是不赚钱的,根本就没有能真正做数学探索的人,人都没有,当然不是“显学”了,更是“神秘”。
不过,没有“课题”做的人,倒是有献身数学的,可惜的是难成气候。

问:听说你对霍金的“时间简史”、“时间隧道理论”持批判态度,能谈谈吗?
答:《根号2背后的危机》已经写了,不知道您是否看的明白。我还是讲讲怎样发现他的错误的吧,这样可能好理解一点。
《规则论》中有个思想:错误表现在结论,原因可能是本身的前提。“时间隧道”其实是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出来时,就被公认为违背了“因果律”,肯定是错误的。好多人说《根号2背后的危机》中没说明它怎样违背了因果律的,看不明白,希望举个例子或打个比喻说明。刚有“时间隧道”这个概念时,就有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人的孙子A通过时间隧道来到他爷爷B一岁的时候,如果孙子A杀死爷爷B,结果会怎样?并把这个问题称之为“祖孙悖论”。我以为一般人都知道这个悖论,所以没举例子说明:回到过去的时间隧道不可能存在。
既然结论是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前提错误。不过,那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并不想找出错误的前提,因为会很没面子,更赚不到钱。于是不断地制造出新理论,有的造出更多个“宇宙”,有的把人变成鬼魂,结论越来越接近白日做梦。
      其实要找到错误的前提很容易。我以前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只要你有女朋友,我就可以证明她最喜欢是我。然后从“A是B的女朋友”开始推导,不断改变前提,当然一次只改一点点,不要让别人察觉,最终就能得出想要的结论。弄得许多朋友不服,但很难推翻结论,因为推翻结论的前提的复杂度比前提得出结论的复杂度要高一个数量级。可见,发现“时间隧道”理论的错误来自于“时间参数”,但严密证明肯定比它更难理解,就是做一般性说明也要用到专业的知识,一般人难于理解。《根号2背后的危机》说明了“方便参数”是爱因斯坦的观点这一史实,打个比喻,也就一般人都可以理解了。
根号2危机与第三次数学危机

问:数学是通向科学世界的金钥匙,你如何发现根号2背后的秘密的,它对科学的影响有多大?
答:现在要说清怎样发现“根号2问题”,还真不容易。首先要讲我是怎样开始研究数学的,然后又要讲清怎样奠定发现前的基础,最后还要讲详细的思考过程。我现在只能简单地说一下。
我很小的时候就立志为科学奋斗,但家里好穷,于是就寻思怎样才能不花钱,又能有重大贡献。我想要上天,必须要造上天的机器,要花钱;我想研究原子的小宇宙,也要花钱……想了好多,都是要先有钱才行。最后决定研究数学,因为算数,是可以用树枝在地上写,在地上算,不用花钱就可以开始研究了。
小学三年级时,我发现棍子数学游戏很有意思,认真研究,到四年级时,就可以出游戏题难住老师了。当然,可以难住中学的哥哥姐姐们,于是向他们挑战,输的把课本借给我看。
我用“浪费一秒,人就笨一秒”来要求自己,所以走路时,我可能会数数,如数步数、人数、有某个特征的石头数……每数一个数,会快速地分析这个数的性质,如,有6=2×3、6=1×6、6=1+5、6=2+4……同一数,每次会尽可能列出多一点性质。知道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根号2引起后,对解是根号2的方程,按不同运算进行穷尽,认为最复杂的运算,可能有别人不知道的性质。寻找根号2的新性质,要把我当时想过的全说出来,可能要说上几天,我当时的思维速度已达到20多亿个分辨点/秒。发现根号2背后的秘密,应该还是有点秘密的,还是保密不说了。总之,不是偶然的,不是无意的。其实是感觉有问题而有意去寻找的,而且发现后,觉得很简单,还继续寻找其它更确切的现象和规律。到初中时,我学了高中课本的集合论内容,同样觉得数数不是集合论中所说的那样,也寻找了好多,才找到“对角线证法反例”。其实,中间问题还有好多好多,可惜多数没记下来,因为当时认为:我能发现的问题,应该不是大问题。
事实上,我错了,我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大问题。当华罗庚说“根号2问题”等发现是“伟大的发现”后,我认真比较了一下人类科学的发展事实,原来我触摸到了前人不可能了解的客观规律,而且,其它受过良好现代数学教育的人也不可能触摸到这些规律。实际上,现代数学早就误入歧途,成为了一门不可能掌握的“学术”,没有一个人能在掌握了所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只能是掌握某一个方面,对其它方面一窍不通时就进行所谓的“数学研究”,当然,“很科学的错误”会越来越多。
更可怕的是,不仅数学,凡用到数学的其它领域,甚至还用不上数学的领域,都受到现代数学的影响,而产生许多“很科学的错误”。
可见,根号2背后的秘密对科学各个领域将会有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更具体的,《根号2背后的危机》有些例子,在此就不细说了。

问:能简单地说一下数学危机与“根号2问题”和“唯一性原理”的关系吗?
答:所谓数学危机,就是数学理论在某种情况下自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其自相矛盾的问题,将导致数学理论成为“不可靠”理论而产生的危险状态。对待和认识数学危机,有许多不同的“派别”,五花八门,甚至离奇古怪。有人直接把“无限”等踢出数学,算解决了所有数学危机;也有人用“矛盾激化论”使数学危机政治化。
《规则论》中的《层次论》说明:人类的数学理论是发展而来,不同的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的层次内,每一个层次内必有自相矛盾的问题,这种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思想才能解决。这些是“层次定理”的内容,“层次定理”可以在“因果律”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数学证明。层次定理说明了产生数学危机的规律,也暗示了解决的方法。在“层次定理”的基础上,《规则论》得出了一般性的“层次性原理”,其揭示的内容更丰富。另外,《自封论》揭示数学危机复杂性的规律,《突破论》揭示寻找解决数学危机方法的规律,它们是建立在相应数学定理之上的理论。引起数学危机的自相矛盾,有一个专用词来描述:悖论。
      虽然有许多机缘巧合才有《规则论》,而开始最重要的缘和巧应该是源于“根号2问题”。其实我的同事和朋友对“根号2问题”就可以用“众说纷纭”来形容,可见其揭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根号2问题”不仅揭示了纯数学方面的“层次定理”、“自封定理”、“核化定理”和“可合定理”等等内容,还暗示了“突破定理”和“唯一性原理”,而且为许多应用科学提供了趋势原形、钳制方法和逼近工具等有很大实用性的内容。也有人认为“根号2问题”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这种带有色和主义眼镜看事物者就不多说了。当然,还有根据其幂运算,改成加、减、乘和除等运算,“认真”地提出各种质疑,如果我不能说服他,就要与我“过不去”,浪费我不少宝贵的时间。“根号2问题”是一个悖论,其实开始时,我也认为它只不过是芝诺悖论或罗素悖论的另一个版本而已;但华罗庚先生根据我提供的其它“证据”,包括“对角线证法反例”等等内容,应该他经过了严密求证后认定,“根号2问题”揭示的矛盾在“现有极限定义”和“集合论”之外,厘清芝诺悖论或罗素悖论对认识“根号2问题”的作用不大,是新悖论,他认为是“第四次数学危机”。我对这种历史定位不太看重,我就是我,也只是我而已。
       “唯一性原理”的内容很难简单说明,就从纯数学方面简单说一下吧。“唯一性原理”的纯数学方面有“存在定理”、“完美存在定理”、“矛盾存在定理”和“可合定理”等等许多内容。这些定理的数学证明涉及的内容就更多,要“简单介绍”也很困难。对比一下,可能容易理解。自从“第三次数学危机”的罗素悖论发现以来,许多数学精英为之奋斗。最好的结论是哥德尔的《证明论》,也就是“不完备定理”。“不完备定理”实际上说明了自然数论的矛盾是不可能最终解决的;不过,哥德尔同时告诉人们,自然数论外的理论有可能会解决这个矛盾。显然,“不完备定理”是“矛盾存在定理”的一个子定理。另外,哥德尔暗示给人们的不准确,也不能说错了。“完美存在定理”说明,存在“包括自然数论”的数学理论,能解决“自然数论”中的所有矛盾,只不过这样的数学理论可能存在其它悖论。“唯一性原理”最终告诉人们,所有矛盾都会最终解决。可见,“唯一性原理”圆满解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而《证明论》并没有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
“唯一性原理”的内容绝不止于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它告诉我们,在“问题”及其相关所有悖论之后,还会有新的悖论引导人类向前认识,限于我本人及历史局限性,现在我没有能力指出其具体内容,不过,当新悖论出现时,“唯一性原理”将指导人类去解决相应的科学危机。由于《证明论》的不完备定理揭示的内容有些出人意料,于是有人推论“人类及人类思维也受不完备定理限制”,“唯一性原理”告诉人们,这个推论不完全正确。
总之,“根号2问题”是一个新悖论,如果不解决它将导致许多数学结论不可靠,应该是新的数学危机,“唯一性原理”不仅是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的最终结论,也是解决未来数学危机的原理和工具。

问:为何要坚持向社会发布根号2危机?
答:《根号2背后的危机》是我健康突然恶化,想留下一点有用的提示给人类,而口述由我妻子打字完成了科普宣传单。至于坚持向社会发布《根号2背后的危机》,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根号2背后的危机》的内容是揭示新的数学危机及新数学危机引起的全面科学危机,并说明科学危机也就是人类面临的危机。《根号2背后的危机》不仅有限地举出了危机的例子,其实也指出了解决危机的道路和方法,只是一般人可能比较难理解和明白。《根号2背后的危机》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虽然文字不一定精练,甚至有歧义,确实已超出世界上其它任一学者的研究范围或深度。其实我口述的内容比现在看到还要多,因为只能限制在一张纸的范围内,不得不取舍。显然,想去专业刊物发表是不可能的。
科学研究不存在“禁区”

问:国家对科学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务院也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但科学研究是不是也有存在着一些“禁区”?
答:如果减去三个字“科学和”变成《国家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很好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未来10年会有一些作用。不过,它里面又有一点有关“科学”的内容,很少很少,如果真是科学纲要,就太少了,与一个有13亿人的大国很不相称。
如果不减去那三个字,那只能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其实质是反科学的。理由如下:
1、科学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能规划的。道理很简单,你的规划是怎样来的,什么指导的?科学发现的是人类未知的事物,如何指导规划?
2、科学发展虽然是历史的必然,但也充满天才出现的偶然。只要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决不可能是新科学发现,如果能按计划实现的问题也决不是新科学发现,这样的问题是技术问题,技术创新。试问一下,历史上有哪个重大科学发现不是天才所为?这些天才有钱就可以培养吗?
3、这个规划作为国家行为的规范,无形中就抵制规划之外的内容。这个规划里少得可怜的科学内容,其实是某些人为了利益分配,为特定的某些人加的内容。显然,广大的、真正的、天才的科学探索属于被抵制的范围,其反科学本质显露无疑。从辩证唯物论看,想当然的规则属于唯心主义的表现,其实质也是反党的。
作为国家来说,支持科学探索是其基本的责任;对可遇不可求的新科学发现必须无条件全力支持,否则就是反科学的。所以说,对待科学发展,只有怎样大力支持问题,无法正确规划科学发展的内容。科学探索目前有两条路(未来如何我还不知道):一是理论探索,二是观察及试验。两者其实是统一的:理论必须要实验观察来确认,观察及试验必须得出理论结论才有效,才能传播。试验及其观察也许要有条件,必须要国家预先提供,只有这部分内容可以有明确的“规划”,因为这要看国家的家底。
      例如,西方国家投入了大量金钱,观察到了“暗物质”和“暗能量”,因为是“暗的”还不属于有效的科学发现,属于发现了可能会有科学发现的东西,必须还要继续观察或进行理论探索,得出“明白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科学发现。《规则论》远在西方国家投钱观察之前,就发现了“无限的限制”,在大尺度方面也必然有限制,但我没有“哈勃望远镜”而无法用观察和实验来验证。明确地说,在大尺度上观察和试验,由于“无限的限制”作用,人类能得出正确结论是有限的,西方人观察到的是事实,却无法了解其实质,在错误理论指导下只能得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其实也是错的;要更具体的说怎样错了,属于很专业的内容,题外话就不多说了。另外,“无限的限制”是得到了观察和试验验证的理论发现,是真正的新科学发现。
科学研究不存在“禁区”。科学发现提高人类认知能力,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真假之分。科学发现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是深远的,不是短浅的,甚至不能直接产生作用。所以,对国家和人类来说有益无害,不存在禁区。
在科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创新是有“禁区”的。很明显,制造毁灭人类的武器就为人类所不齿。技术是有好坏之分的。一个国家,技术创新是要规划的,没有规划是不行的。不过,从科学的角度讲,技术创新规划必须具备与“偶然”科学发现相适应的灵活性,死的规划也有贪腐之嫌。
例如,我已呼吁了二十多年的“质-电”技术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唯一出路,因为是新科学发现后的技术内容,不可能在之前规划。可惜的是,在这个纲要里还是要走那到不了目的地的路。这样的例子很多,举出来很伤心。
显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体现了那些“专家们”欺上瞒下的手法,有意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原因估计如下:
1、那些完全无能进行科学发现的“大科学家”们,只有把有钱就能实现的技术创新与可遇不可求的科学发现混为一谈,才不会暴露自己的无能。
2、只把自己擅长的、无风险的技术研究写入纲要,才能控制研究团队为自己服务,并理所当然地要求国家买单。否则无利可图。
3、如果支持科学探索,偶尔真有个天才出现,自己的“权威”地位将不保。由国家直接抵制科学探索,才能成真正的“学霸”。
其实,我国长时期科学方面止步不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已超出体制的能力范围,完全是由“相关人”决定了。也就是说,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出在人的身上,不是体制上。

问:请问,你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数学?能源?
答:我一直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类永久传承的问题。数学是我解决问题的工具,没有它就什么意义也没有了。能源,是威胁人类的头号敌人,如果不解决能源危机,人类传承将会有很多变数。被抢的《规则论》中,有详细的层次能数学描述和刻画。从结构论和态论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数学论述,还得出了“结构-态”的统一表达式。如果在这基础上进行技术研究,最快10年左右就可实现民用“核电池”;如果要重新研究,我应该可以培养出能解决相关问题的研究者。
如果我的研究工作不被重视,也没培养出接班人,很可能会因为能源问题而再次发生灭种灭族的人类悲剧。所以,很心急,《规则论》是解决人类危机的理论,如果没人支持,我也无能为力。

问:能讲讲你的生活、求学经历吗?听说你现在生活的并不好,但似乎有“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知识分子情结,是什么东西影响到了你?
答:对,我的生活一直很清苦,但我遨游在科学天地时,一直很快乐。虽然我不断受到莫名其妙的迫害,我一直也不在意,只总结出一个规律:无知、无能、凶残三位一体。
我没有遇到过什么名师指导。因为用“科学的发展与生物的发展是统一的”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导师只给我78分,使我没拿到学士学位。
      我从来没有“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这种所谓的知识分子情结。以前,我一直认为我要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先做,等到要用钱时,随时去赚就可以了。以前认为除忽悠、布局、操纵等骗人方法外,最赚钱的方法,也就是用我掌握的各种技术来赚钱。举个小例子吧:我可以让计算机根据一般人的想法写出他要的曲子和歌词,并请世界上音色最好的“歌唱家”来演唱,甚至做出最帅或最漂亮的歌手;这个简单的技术就可以把作词作曲和歌手想赚的钱赚到自己腰包里。何况我能做的,绝不限于这么简单的东西。
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世界并不是这样。例如,每个人做个产品,肯定都想赚钱的,可事实不是这样,就会有人做出一个产品,甚至一系列产品,专门是贴钱卖的。又如,我的产品比竞争对手的质量和服务都要好,重要的是价钱还便宜一点,可别人就是选择质量和服务都不好且贵的产品,你能怎样?
这样几个回合下来,我就输得惨不忍睹。赚钱,谈何容易。
更可怕的是,侵权者敢说:你敢告我侵权,我就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我就是这样才“身无半文”的。不过,此时,我也不是“心忧天下”,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认为,人类的传承不重要,只有眼前的享受重要,我也无能为力。不能为者,我何忧之有。

问:据说你除了搞数学研究外,也做计算机软件开发,并取得了不少专利,能谈谈吗?
答:我一直是专心数学探索,做计算机软件的目的还是为了数学研究。首先,许多数学计算使用计算机更快和准确,开始是为了数学计算而写程序。其次,计算机技术将是人类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技术,也是数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规则论》的《源论》有关于“安全源理论”的内容,主要就是研究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安全理论。最后,是生活所迫,在计算机领域创业,写了不少程序,从DOS下教学用的打字游戏,到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及网络的多种专用系统,还有通用的网络通讯系统,多媒体系统,还有专用防盗版系列产品,通用安全产品系列,如防外挂、防木马、防病毒等,也有反外挂、反木马、反病毒等。我建立了全新的安全主动防范理论、技术和规范,是信息安全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相对于被动防范技术,更安全可靠,最重要的是成本更低。可惜的是,我的产品受到国际大公司的“山寨版”低价打压,避开那些巨无霸,我也没“裙带关系”与那些国内中小公司竞争。
我发现自己没有现在做成功商人必备的狡猾,想依靠国家法律,才申请专利。我有无数技术可以申请专利,但申请专利要交费,也不知道法律是否真的会保护专利技术,所以千挑万选出一个申请了专利。现在有好多大公司在使用我公开了的专利技术,但没有一个给专利许可费,甚至有个“著名大公司”是我亲自上门指导过的,竟然说如果我敢告它就要我死无葬身之地。唉,专利也没用。
“培养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不在话下”

问:有没有想过从事教育,或者组建一笔研发基金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能谈谈未来的打算吗?
答:我本来就是从事教育的,我一直想找出一批天才,培养一批在世界上领导学科的人才,培养一批获得诺贝尔奖不在话下的人。天才培养必需从小开始,少年班是很难有大的成就。人的智力3岁就达到高发展期,6岁前定型,25岁开始退化,在科学探索方面,30岁以后很难有突破性的重大发现。30岁以后只能是整理性的发现,也可能有比较重大的发现,但不可能是突破性的了。可见,我现在没有社会条件和机会来培养天才。
我一直想筹款建研究院和实验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件培养一批天才,我一直在努力。如果国家真的保护专利,我能顺利收取专利许可费,要筹到几百亿到几千亿是很容易的事,因为我有的是先进技术。但现在看,很难啊,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帮我。
我现在只能依靠国家和世界上那些关心人类传承与前途的人。在没找到好人前,我现在什么也不能想,只是想怎样能活下来。

问:科学发现往往伴随的不一定是风光,可能是人生风险,你有没有想过?
答:我不仅想过,而且正经历着。您看一下《为科学奋斗》就知道了。不过,我奋斗的是人类的共同目标,虽然有人为了个人、他的国家或组织想从我这得到点什么,但他们知道我对人类即包括他们的重要性,如果不是极端分子,是不会威胁我的生命的。但是,对无知者而言则不同,他们不了解我的心血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反而对我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这是非常不幸的事,也是这人类世界的悲剧,希望不要发生。

问:《规则论》是什么?有何遭遇?能谈谈吗?
答:《规则论》是我为解决新数学危机及其引起的全面科学危机而得出的所有结论的统称。《规则论》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科学体系,也是研究形、神和数的科学,其实它是数学理论的合理发展,所以通常也说它是数学理论。
我称之为《规则论》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87年寄给中国科学院被遗失了,另一个于2000年被人抄家抄走了。2000年后我也曾写一点,但在2001年又被破门盗走了,我就没再写了。2000年被抢的《规则论》,编号的手稿就有四千多页,是成体系的定稿;没编号的能装好几箱,主要是中间结果和推理。
我现在健康状况不太好,也没人保护,想整理出大部分内容已没可能了。十多年了,《规则论》中的结果也很少见人公开。可能是西方国家的人获得,用局部分析思维方式是很难看懂其中的关系,就是知道很重要的内容,也理不出来。所以,我想呼吁,把《规则论》还回来给我,我可以为人类培养相关人才。如果《规则论》中的内容不能及时为人类利用,人类很可能由于科学发展速度不够快,无能对抗天灾而毁灭。

问:据说南方科大正在筹建,正在全球招募教授,有想过去吗?
答:我不太关心那些以商业为目的的事,偶尔从电视上看到过有关南方科大的新闻,表面看是新事物,但其宗旨不是科学探索,而是技术创新,不是以促进人类发展为目标,而是以促进深圳的经济建设为目标,其最终目标是商业而非科学,不很符合我的方向。举国都以金钱为中心的时代,估计全国也没有符合科学探索条件的学校,相对而言,南方科大也许比较适合我的要求。不过,南方科大不一定要我这种以科学探索为目的的人,所以曾想去联系,但最终也没行动。现在,还是想得到国家支持,或者好人的帮助,凭自己的技术赚钱,建立以科学探索为目的的研究院和实验室。

问:你的理论听起很不错,也很让人难以理解,有人说你太过自信?你想让社会适应你,还是你适应社会?
答:我坚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在不能理解我的理论的,将来一定能理解,也许是几十年或几百、几千年以后。历史上所有科学体系,当它是最新的时候,都很少人能理解;如果总是很少人能理解的理论,它可能就是错的,因为科学有个原则,叫做“简单性原则”。真金不怕火炼,与我自信还是自卑关系不大,正确的或客观的内容迟早会被人类所接收和掌握。
     作为数学知识或一般知识,可以计算其信息量和复杂度,当然也能估计出什么人能掌握。《规则论》中的有些数学定理,确实知识量很大,也就是所谓的很深奥,短时间内被许多人理解的可能性很小,这点大家应该明白。
正如大家应该明白《规则论》中的有些定理很深奥一样,大多数人应该能理解《规则论》的思想和精神。其实,受西方局部分析思维影响少,具备较强全局思维能力的人,完全能理解《规则论》的科学思想。当然,也可能有完全西化的“权威”不理解全局性的思想,而说《规则论》是错误的。
我从来都不强求别人来适应我,更不要说想让社会来适应我。我曾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适应社会,最终提高人类的能力,也许这也算要社会来适应我吧。

问:为什么中国近代以来出不了大科学家?是教育原因?还是教育后的体制原因?
答:这问题有点微妙。其实有人会举出一大串中国人的名字说他们是大科学家,至少会认为得了诺贝尔奖或其它什么世界大奖的华人是大科学家。首先不能否认这些人的贡献,但放在人类科学发展长河上看,确实都不能算大科学家,都是普通的科学发现。还有一个现象,这些算科学家者,都是受过西方教育,没有受纯中国教育的人。于是矛头指向我国的教育。现在我国的教育也基本上“西化”后,只好把矛头指向“体制”。
      社会的发展奠定科学发现的必然基础,在这必然基础之上还要有偶然的天才。天才的出现其实也可以近似估计,是无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见,不能说教育和体制对“重大科学发现”没影响,但其影响必须通过社会传递和筛选,实际上教育和体制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不过,教育和体制直接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清中期的经济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社会发展一点也不落后西方国家,却也没出什么大科学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是中国人笨吗?现在,毫无疑问是人类社会最发达的时期,可实际上,近十几年人类的科学毫无进展,甚至出现“实际观察发现的现象也没理论来解释”的科学倒退迹象,好象整个人类都比以前笨了。
《根号2背后的危机》主要讲数学危机引起的全面科学危机,其本质是人类危机,并指出局部思维方式的历史局限性。根据《规则论》中的《核化论》,人类进入局部分析时代已数百年。西方人讲究平等、追求精确、注重部分,逐渐养成了擅长局部分析的天性,自然成为分析时代的主流。中华民族自古就讲究和追求神韵、深远,而鄙视苛求、浅薄,形成了擅长全局思维方式的天性,在分析时代当然处于被动地位。近代开始,掌权阶层崇洋媚外盛行,甚至破坏传统科学和信仰,“山寨版”横行,就是有天才出现,也要被“山寨版”的“大科学家”埋没,能出大科学家才怪。看看要把中医铲除的“山寨”“科学观点”和山寨也很离谱的“权威”就什么都清楚了。
      全局思维和局部分析思维并无优劣之分,而且每一个人都同时具备,只是不同的人擅长不同而已。中华民族的精华都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而西方人的精华“皆有言传,无需意会”。在进入分析时代前,中国远古的科学思想独树一帜,用现代的分析思想至今难窥其全貌。现实中更多的是局部问题,当然局部分析思维方式显得更利害。但还是因为要解决的问题多,即当分析问题层次足够深时,要分析解决的问题会变为“无限多”,局部分析思维方式就越来越没用了。当局部分析思维方式无能为力时,就是全局思维方式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近十几年人类科学停滞不前,就是因为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即使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却还有更多问题要解决,陷入没完没了的状态。西方学术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20世纪的科学家只能在一个领域内能做出贡献,21世纪的科学家只能在自己的领域内的一个方面能做出贡献。我开玩笑地加一句:很快,所有以局部分析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科学家必须几辈子才可能在一个小问题上有贡献。幸运的是,我开的玩笑不会成为现实,因为还有擅长全局思维的中华民族,当然不包括那些“西方的山寨版”专家。不过,除次品外,人们必须尊重山寨西方的专家们,因为全局突破后,局部分析又会成为必须的问题解决手段,这是人类螺旋式发展的规律。
“我是一个数学探索者”

问:能给自已一个定位吗?
答:我一直认为,我只是一个数学探索者。虽然《规则论》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科学体系,其实最终它还是数学理论。数学作为科学之母,《规则论》是科学最亲之母,所有领域都可以从中孕育。西方学者可能难以接受,但东方数学一直是这样的,我并没有超越我的祖先们的思想。

问:经济学家离数学越来越远了,有问题吗?美国通过“巴菲特税”来确保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支付的平均税率不低于中产阶级家庭(股神巴菲特说自己是一个亿万富翁,可支付的平均税率比他的秘书还少)。奥巴马表示,让富人多交税来削减赤字不是鼓动阶级斗争,而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你如何看?
答:现在的经济学不是离数学远了,而是好多无知者乱用数学。例如,预设一个自己的观点,然后找一个数学表达式,就从“数学理论”的角度直接证明它的观点。由于正确的数学推理本身具有不容争辩的特性,又由于一般人弄不懂数学推理,许多人一看到是数学推理,就信了。不光是经济学领域这样,其它领域也有好多这样的现象。
奥巴马的表示,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虽然巴菲特愿意交税,但他活动了这么久,响应者无几。本来美国实行的就是累进税,为什么会出现与累进税特性背道而驰的现象呢?其实就是富人们想少交税,通过复杂的政治程序逐步实现的。
当然,如果奥巴马和美国学者们在数学上找不到原因,只要他们给中国交税,我可能免费告诉他们。哈哈!

问:听说国家相关部门责成深圳市政府为你设立一个实验室,有这样的事吗?政府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理论?
答:国家相关部门是否责成深圳市政府为我设立一个实验室,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我也是听说中央和国务院有批复到深圳,但我没看到,去科工贸信委查询,说不见了。中央和国家肯定重视科学的,但地方和基层政府的官僚实际都看着钱,说的好听是他们无知,说严重点,他们占山为王,许多言行是反科学反人类,其实质也是反党的。

问、根据你的科普宣传单和相关资料,把下表作为数学危机发展简史,能行吗?
次序 典型问题 危机主体 关键所在 相关人 产物
1 无理数 数 权威 毕达哥拉斯、希帕索斯 古典数学
2 芝诺悖论 无限、不确定数 逻辑 芝诺、牛顿、魏尔斯特拉斯等 现代数学
3 罗素悖论 逻辑 思维方式 康托尔、罗素、哥德尔等 证明论
4 根号2问题 思维方式 人类思想 白根弟 规则论

答:这表可能不很精确。因为《证明论》并没有最终消除第三次数学危机中的矛盾,也就是说第三次数学危机不能算解决了。《规则论》的唯一性原理不仅圆满地解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还为数学开辟了新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属于第三次数学危机的范畴。所以,把“根号2问题”等定义成第四次数学危机,是有依据的,也是可商榷的,将来自有定论。
“我应该培养一百个‘卡门’"

问:听说你很尊敬钱学森等老一辈先驱,能不能把你的工作与钱老的比一比?
答:对,我对老一辈攀登者都很敬佩。在那个国家积弱的时期,他们放弃科学探索,投身到国家建设大潮中,等于放弃了自己在人类历史上的荣誉,为的是祖国、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他们的胸襟和人品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很难与老一辈进行比较。可能从对国家的意义和科学发现两个方面比较,会清楚一点。
对国家的贡献方面,可以用这个不很准确的比喻:钱老驾驶航空母舰为国家,并最终把航空母舰靠了岸;我划着独木舟为国家,还在茫茫的大洋。
科学发现方面,老一辈先驱为了国家不得不放弃了许多,所以只有一些很小的发现。也用一个不很准确的比喻:我发现了一片原始森林,他们在某棵前人发现的树干上发现了新的树枝。
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关心的问题是不相同的。我一心想为人类永久传承做出贡献,他们一心为国家强大努力。由于条件限制,我做不了他们做的事,他们也做不了我做的事。如果硬要拉上关系,我应该培养一百个“卡门”(钱学森的导师),让他们去培养成千上万的能驾驶航空母舰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问:从科学的角度讲,你认为中华民族面临哪些潜在危险?怎么办?
答: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许多人认为现在是文明时代,和平是所有人的共同理想,亡国灭族的事不可能发生了。事实正好相反,人类已进入随时可能毁灭自己的时代,建立在恐怖威慑平衡基础之上的和平,只要失衡,就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那么有没有导致失衡的趋势呢?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已成为了失衡的导火索。当有人认为别人占用了能源,自己没能源而受到生存威胁时,找个理由消灭对方是唯一方法,如二战中劣等民族之说就是堂而皇之的理由。可见,如果不解决环境危机和各种资源危机,亡国灭族的事总是要发生的。现实中,虽然很少看到灭族的事,但亡国的事还是时时发生着。对中华民族而言,这种潜在的危机不是没有。二战时全世界追杀犹太人的那种事,也可能发生在别的民族身上。总之一句话:人类的危机可能由某个民族来承担。
解决危机是最好的办法。我国现在浮燥至极.

问:对一个国家来说,是科学重要还是技术重要?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对中华民族而言,辨清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我国现在浮燥至极,且不要说科学,就是技术也想全部用钱买来用,甚至技术也不想买,认为山寨就可以了。
首先,山寨是不可能与原创竞争的。有些低级技术,也许山寨与原创没区别,但稍微高点的技术,与山寨就会有质的区别。手机是山寨“最成功”的行业,但用过山寨机的人都知道,山寨机的性能无法与原创比。
其次,谁都知道,核心技术别人是不会卖的。大的不说,只说没什么核心技术的最常用的家电。我国与别人,不管是合资还是合作、还是购买,至今还不能独立生产出一个高质量的冰箱。甚至我们的品牌销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冰箱,要生产质量好的产品,还得用别人的压缩机。更不要说前沿的核心技术。
第三,我国有些企业也花了大钱进行技术创新,可我们的产品还差别人一大段。例子就不举了,为什么呢?难道是科学落后的原因?
      很少有马上变成生产技术的新科学发现,一般都是科学发现成为了人类公开的知识后,才慢慢指导技术创新,变成生产力,而且不一定是最先取得科学发现的国家最先变成生产力。按这事实来说,新科学发现是怎样为国家做贡献的呢?这是很多人不明白的问题,所以许多人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技术,不需要科学;科学只为人类服务,只有技术才为国家民族服务。”
      其实,技术创新不仅需要科学思想指导和科学知识支撑,还需要科学环境激励。现在的许多核心技术研究项目,已不可能由一个人承担,往往是一个工程,需要一个团队。而决定团队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协作”,而协作必须要有凝聚力。在科学发现激励下的凝聚力是最稳定有力。
另外,技术创新必须有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需要科学榜样。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技术创新虽然也会有榜样的作用,但在同一层次,其力量是很有限的。新科学发现的榜样才是最有力的。
可见,科学探索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作用是深远的,不是直接的。新科学发现的作用,通过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增强国家同族的凝聚力和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来实现。
总之,科技如剑,科学为剑体,技术为剑锋。无剑体何来剑锋?一个国家如无剑体,总将四分五裂,如无剑锋则处处受制。

问:有人说“悖论”是无意义的,真的吗?
答:悖论,对中国人来说就是指自相矛盾的结论,从数学角度讲就是一种错误结论。因为“悖论”本身是一个错误结论,当然不能按它进行某种应用,从这个角度讲它是无意义的。但是,悖论往往是从已有“正确”内容推论的结果,它揭示了隐藏在已有知识体系内的矛盾,也可以说它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对人类和人类的科学发展都具有其它事物不可取代的作用和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有著名的“芝诺悖论”和“罗素悖论”,为人类发展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悖论”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学。不过,解决悖论只能依靠数学。
      历史上有一类人,死不承认新事物或新发现,我把这类人称之为“狭义学术派”或“狭义学术主义”。例如,认为某些“无限”不能作为数学对象,“无理数”不是数等等。现在还有这样的人,这些人对我国的科学发展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危害非常大。这种“观点”不是数学思想,更不是数学精神,是无知的表现,是一种倒退。狭义学术主义中是不存在悖论的,因为它们把可能产生的悖论的大前提预先去除,表面上是“无矛盾”、“完全正确”的理论,具有极强的迷惑性。这类人中不存在悖论,当然认为悖论是无意义的。
在人类发展史上,获得巨大科学发现的伟大科学家非常多,但能发现“悖论”的科学家或思想家非常少。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或思想家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有“悖论”作为动力。所以说,“悖论”是人类发展捷径上的拦路虎。
“很可惜,中国的互联网业很畸形”

问:据说你接触网络、通讯比较早,80年代就开始了?能谈谈这个行业的看法吗?如何看3G、4G?
答:我接触网络、通讯是比较早,如果要说最开始,那就要从70年代接广播线开始。不过,网络和现代通讯要以IP,也就是网络地址这一概念为标志。我接触以IP为基础的网络和通讯比较迟,这一基础形成了约十年,才因为智能分布计算而了解,是八十年代中期。因为数学研究的需要,在这之前其实我自己设想过网络,是不定长地址模式,理论上好象比固定地址长度要好,实际上实用性比不过固定长度好,这也许是数学追求完美的原因。80年代接触TCP/IP的内容时,称赞它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模式。80年代末,当我国要引进网络时,我反对固定四字节地址的IP网络,曾提出过详细解决方案:内网使用固定八字节地址,开发对外固定四字节地址解释程序做网关。当时没人认为IP地址会不够用,而且国内其它人还不了解网络技术,不要说写出IP支持程序,理解IP网络的人也很少,所以根本没把我的建议当一回事。
网络、通讯是有机体的本质过程之一。无机物因为网络结合产生有机物,有机物因为有相互通讯而成简单生命体,简单生命体通过网络和通讯而成复杂生物。网络和通讯也是人类提高自己存在级别的本质过程之一。这样,大家应该足以理解网络和通讯行业的生命力了。
      3G、4G只是一些商业概念,它们不是技术概念,只不过必须要技术来装点门面。从数学的角度讲,可以推出各代技术及其特征。技术上的速度、瓶颈、软硬件的复合与分裂、协议、业务和服务等,都可成为分代的说词。也就是说,从数学上讲,提出一代“标准”只不过是一个小游戏而已,而商业上的成功需要的往往不是技术。所以说,目前的商业不会提供最好的给客户,只会提供自己能赚钱的给客户,客户永远是被宰而宰不死的上帝。

问:你也从专业角度见证了我国互联网业的发展,如何评价这个行业的现状和人才?
答:很可惜,中国的互联网业很畸形。这么说吧,某些网络关键设备“完全”是国产的产品,而且世界上这种产品也是中国品牌最物美价廉,可中国实际上没有一项真正的先进网络核心技术。我这么说,不知道实情的很多人会站出来反对,甚至举出实际例子来反驳。揭自己国家不光彩的底并不好,只是它涉及国家民族的发展,远远地这么一说。其实,我国不仅缺少人才,还缺少人才发挥才能的地方。
我国有80%以上的“计算机高科技人才”其实只是HTTP及其扩展协议的修路工人,其中50%以上还不能算“懂HTTP协议”的人,只掌握了某个开发服务程序而已。曾在集中软件开发人才的论坛上看到,许多软件高手认为软件行业没什么高深的东西。因为我国的技术人员主要是代码编写,只涉及简单的程序设计,基本的代码分析、系统设计都没有,哪来高深的东西呢?我从数学角度问几个问题,就应该知道,软件行业也有很高深的问题:你知道无限怎样有效实现吗?各种自学程序有什么优缺点?怎样运用逼近取值和随机取值来提高智能决策效率?这些全是软件行业中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山寨思想,促使我国互联网业毫无生机。互联网是一个很好创业的地方,但我国没有一个人从这里创业成功,也不可能创业成功。现在那些“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有哪一个是创业成功的?都是融资成功的!有人说,是因为创业成功了才会融资成功。如果要这么说,只能无语。融资要么靠“关系”,要么就是“忽悠”。我国的互联网,只不过是一个“忽悠”行业而已。可见,也没有人才发挥才能的地方。
其实,违法创业、冒险创业、赌博创业、忽悠创业、剥削创业、山寨创业、权势和关系创业等等,都有大量创业成功的例子,唯一没有技术创业成功例子。互联网业的畸形,实际是商业畸形下的合理表现而已。

问:据说国家863计划的图像识别,有研发人员找过你帮助?
答:图像识别,也就是特征提取和计算,是人工智能的组成部分。正如“存贮转发”是通讯发展的基础,“存贮优化对比”是识别技术的基础,所以我很早就提出了“存贮识别理论”,应该是比“模式识别”更基础的东西。
与图像识别的项目接触,是因为汽车防盗。当时认为汽车很难防盗,被盗后很难找回来。我设计了一个方案,用密码技术和手机通讯网结合。从模拟手机开始向汽车厂商建议,无一采纳。忘记哪一年了,东北有个厂的技术人员问我懂不懂图像识别,说有个项目要图像识别,也就是“X射线探伤”。他说原来是人工看,很简单,但效率低,而且会出错,要改造成自动识别。根据项目的要求,我详细地告诉了它实现的关键,和性能关键的解决方法。之后,有许多人向我请教相关问题,有自称清华学生的,也有自称是863重点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这些人都是已有特征提取算法,但实现起来效果很差。例如:360度监视自动目标识别。存贮了目标特征,但环境影响太大,风吹一下树,就识别不了了。我告诉他一句话,他就解决了问题:对不同的环境进行特征存贮识别。又如:海量模式识别。海量模式的关键在于模式抽象排序,只要做好了模式抽象排序,海量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前不久看到有人把“一秒内就从数千万个人中找出来”当成“高科技”来吹,实在脸红,因为从数千万数据中找出来,只要找几十次就可以了,计算机找几十次不过是毫秒级时间,而且是初级程序员就必须掌握的技术。抽象排序,如一脸特征,运行时取到的脸可能不是全正面,会有各种偏差,抽象就是把各种偏位时,计算出特征的不变特征值,用特征的不变特征值进行排序索引存贮。
      除所谓的商业秘密外,在技术上从来不保留,有人问我:你把关键技术都告诉了我,那你怎么领先?我这样回答:技术都是小问题,我有天天讲也讲不完的先进技术,我只怕别人不知道,不存在别人知道对我不好的问题。当然我精力有限,而且也有不懂的方面或不了解的细节

TOP

发新话题